唐前志怪小说史在线阅读
会员

唐前志怪小说史

李剑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41.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7 09:55:37 最新章节:重修订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兴盛的文学体裁,涌现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如《博物志》《搜神记》《拾遗记》等,它们为后代唐传奇、宋代平话等文学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前志怪小说史》是一部系统研究志怪小说起源与发展历史的论著。作者对志怪小说的类型、志怪小说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代表性的作品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这是当代学界一部很重要的断代专题文学史佳作。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剑国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1932—2009)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特点是把社会纪实、自传和虚构融于一体,呈现美国中产阶级的风俗生活,厄普代克也因此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风俗作家。然而,厄普代克并不是位容易读懂的作家,其小说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作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词汇和不断变化的宗教观念都增加了作品的阅读难度。本书围绕“对话”这一概念,力求从“继承”与
    哈旭娴文学18万字
  • 会员
    承续楚风流韵和丁玲、周立波文脉,“文坛岳家军”及所谓“文学德军”集体走进新的世纪,经过近20年来的淘洗、冲刷、冶炼和转型,洞庭湖区域再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形成湖区特有的文学气象,而研究和推介洞庭湖区域文学创作,亦成为本土文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书共分4篇9章53节。第一篇“现象论”集中论述“桃花源诗群”和“武陵小小说现象”。第二篇“作家论”重点研究昌耀和少鸿两位作家。
    夏子科 张文刚等文学28.5万字
  • 会员
    本著从记忆和文化史双重视角入手,考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择用荷兰绘画及其背后的思想,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它涉及诸多19世纪重大艺术史家、文学史家、小说家有关“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荷兰画派以承平、殷实、财富及宽容的世俗文化为特征,杂糅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参与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而“现实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性真实”恰恰体现了荷兰画派中普通公民(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
    罗杰鹦文学40.7万字
  • 会员
    16世纪中后期是中国“被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与海战、海上贸易密切相关,海疆局势为文人才俊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海疆幕府极大地吸引着内地的青春文士。抗倭总督胡宗宪浙江幕府汇集了大批各路精英。在历史动荡时期,幕僚文士协助幕主巩固了海防边疆,稳定了明代时局。而与海战相始终的幕府文学文化活动则直接引领了时代文学潮流。幕府文化生活的需要、幕僚文士的唱和交流使得此际产生了大批幕府文学,戏曲、骈文、小说争奇斗艳
    朱丽霞文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王嘉及其《拾遗记》进行了宗教本位和文学视阈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具体而言,书中对王嘉的籍贯和卒年进行了考证,对其交游和著述作了深入的探究,并从儒、释、道及谶纬之学四个方面对王嘉的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拾遗记》的研究首先是梳理了历代官修、私修书目对《拾遗记》的著录,并对《拾遗记》的版本及体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是对《拾遗记》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等的专题研究,涉及到了《拾遗记》中的女性、神话,
    王兴芬文学12.4万字
  • 会员
    名教爱情剧是明清之际传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基础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本书以五十多部名教爱情剧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对剧作的爱情婚姻、科举仕宦、时政世风、戏曲创作观念等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归纳剧作婚姻模式及安排原则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二是概括剧中官职任命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时代根源;三是考证明清之际社会现实与剧作时政世风描写之间的
    崔武杰文学28.2万字
  • 会员
    《美国诗歌史论》是为了北京联合大学培育国家社科重点重大项目《美国诗史》(多卷本)而准备的一部美国诗歌研究专论;内容包括“早期美国清教诗歌”、“美国浪漫主义诗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当代美国诗歌”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独立成章,以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诗人及其代表诗歌作品为重点研究和论述对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深入细致的文本释读,挖掘和总结核心诗人的核心诗学理论创新及其
    黄宗英文学33万字
  • 会员
    洪亮吉是清代的朴学大师,又是乾嘉文坛的巨子,以词章考据著称于世。本书从要素论、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洪亮吉的诗学理论。结合洪亮吉的文学活动、思想个性和创作心态,对其诗歌题材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风貌,进而把握其诗风演变的轨迹,借以管窥乾嘉学者型诗人创作的典型特征。对洪亮吉的其他文体创作及学术研究进行评析,将其置于乾嘉文坛的背景下衡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邱林山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
    谭志强文学1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