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神经外科麻醉学(第3版)
更新时间:2020-08-14 11:15:01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讨论了神经外科麻醉在控制性低血压、血液保护、体液管理、体位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手术中空气栓塞的预防和检测,喉罩通气道与气道管理的应用特点。第三篇神经麻醉监测,全面更新了第2版的内容,并包括了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有效监测手段。在第四篇神经外科麻醉学各论中,增加了各种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配合以及脑干和功能区手术的术中唤醒麻醉。第五篇重点为神经外科麻醉的恢复期管理和重症治疗。第六篇为脑复苏和疼痛治疗,不仅包括围手术期脑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而且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后镇痛治疗和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韩如泉 王保国 王国林
最新上架
- 会员我是新中国麻醉学第一个研究生,从医从教已60多年了,至今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我一直坚持老医生也不能离开临床的理念,因为我热爱麻醉,血液保护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我一直未离开过大学的工作岗位,我喜欢有声有色地为医学生讲临床实践课,我把麻醉学的新知识、新理念,用我们熟知的流行音乐唱出来,所以,他们称我为“医学音乐家”邓老师。这本书既有我难忘的记忆,也有我对麻醉学的感悟,我认为,麻醉医生也应是内科专家,同医学12.3万字
- 会员肌筋膜触发点所致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又称肌筋膜炎)是疼痛门诊最常见的疼痛种类,如颈椎病、耳大神经痛或枕大神经痛、胸廓上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等(包括了眩晕、头昏、偏头痛、失眠、焦虑、上肢和胸背部牵涉痛为症状的综合征),绝大多数由于这些部位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以简称为肌筋膜触发点或触发点)形成所致。本书把常见的容易出现肌筋膜触发点的肌肉归纳出来,将每一块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位置在照片中的人医学5.1万字
- 会员在日常诊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患者或朋友问及一些非常浅显的医学问题,这些问题最多算是医学常识。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大多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其他方面的知识呈碎片化发展,普通百姓对医学常识不甚了解。医学或医疗与其他专业不同,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一些医学常识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了医学常识,不仅对自己身体健康有利,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无效就医次数。本书内容涉及骨科常识从日常观念的正确医学8.8万字
- 会员本套教材的编写体现国家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员会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总则与细则,结合住培考核大纲(理论和临床实践),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国家精品教材;凸现毕业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体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打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的培训教材。强调创新性、兼顾性,提高可读性,树立大教材观,使教材医学35.7万字
- 会员《2021麻醉学新进展》仍然秉承了一贯的编撰风格,对入选稿件的遴选侧重近两年麻醉学领域重要研究的进展、新技术的运用和新理论的实践。上一辑新设立的“学科建设与管理”板块篇幅有所增加,本辑又增设了“麻醉学教育”板块,充分体现开展学科建设与教育传承逐渐成为开展临床麻醉与基础研究工作之外的又一工作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麻醉学地位的日渐突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麻醉学的日常工作医学76.5万字
- 会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笔者所提出并倡导的单纯经后路术式,对于胸腰椎结核是一种符合“微创理念“、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其临床应用亦越来越广泛,已使大量的脊柱结核患者免于前路手术、使原需两次手术或一期手术两个切口的患者,仅需一次手术/(一个切口),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节约了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但笔者提出单纯后路术式,并非单单手术入路的革新,更是包括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内涵,只有把握医学15万字
- 会员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系统介绍了各种泌尿系常见感染与炎症、泌尿系统特异性感染、儿童尿路感染、男性生殖系统感染、间质性膀胱炎及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泌尿外科操作相关尿路感染、泌尿感染与肿瘤等疾病关系、中医药方法治疗泌尿男生殖系感染与炎症、泌尿系感染药物治疗与效果评价等内容,阐述了近些年该领域的新进展、临床专家共识。每个章节后面有经典病例,图文并茂,以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及可读性。医学52.3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2008-2017年全国儿童大骨节病监测的结果、部分大骨节病病区省成人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及评价、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全国防治效果评估以及控制和消除评价。同时,本书收录了我国大骨节病病区环境、病人、监测工作现场、健康教育等有关照片,收集了与防治措施落实有关的技术文件。大骨节病监测经历了定点监测和动点监测等五个阶段,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通过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获得了一批宝贵资料、数据和成医学1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