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美学:审美视域中的休闲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休闲美学:审美视域中的休闲研究

赖勤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美学22.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7:41:09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将休闲置于审美的视域中进行研究,重心落在从休闲到审美这一转换环节,具体考察的是如何获得审美性休闲的问题。本书围绕休闲审美的建构这一中心展开,就休闲本性、休闲构成、休闲制约和休闲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本书通过对休闲与审美关系的深度探析,求得一种从日常性向审美性提升的休闲认知;通过对审美性休闲的实现及相关问题的学理分析,提供一种在个体与社会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休闲与审美相互影响的理论见解;通过对审美性休闲的倡扬,激活一种在人类价值理想追求过程中重视休闲审美的文化传统,从而为公众参与健康休闲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4-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哲学起源之一希腊雕塑非常具有指导性。全书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傅雷的译文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傅雷曾几次在“家书”中为傅聪推荐丹纳著的《艺术哲学》,并且,曾忍着腰酸背
    (法)丹纳哲学24.5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我国当代各艺术门类领域中的作品、现象,通过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含义、现代性转化、与西方诸美学思想的比较等方面获得理论依据,聚焦当代具体艺术案例、热点现象进行分析论证,突出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代文艺事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同时兼顾理论性与传播性。
    王一川等哲学23.5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十章,探讨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学理论思想、具代表性的美学家和具影响力的美学流派,以帮助读者认识西方美学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古希腊罗马的美学思想。
    凌继尧哲学29.3万字
  • 会员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栏目设有“中国美学史论”“中国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研究”“中西比较美学”“美学书评”等;每期也根据稿源情况设置专题栏目,如“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企业美学”等。
    邹华主编哲学25.6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了作者的两部学术专著:《禅与唐宋诗学》及《神思:艺术的精灵》。前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后者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都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独创性的学术观点。《禅与唐宋诗学》对唐宋时期盛行的佛教宗派禅宗的理论要义作了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并对禅学观念深层地影响唐宋诗歌风貌的因素作了独到的剖析。《神思》一书则是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作为重点,将神思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
    张晶哲学31.3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关于审美文化、文艺美学、传媒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论文50余篇,从中可以见出作者对当代的审美文化的建构性理念,对于传媒艺术的功能解析,对于视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对于艺术媒介、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学理论的基本范畴,都有颇具深度的认识和理解,且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作者还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作为文艺美学的重要资源,使古代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
    张晶哲学4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焦虑体验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讨焦虑体验带给现代人审美现念的变化,挖掘焦虑体验作为一个现代美学问题的理论谱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表意实践文本和后现代媒介消费语境中,索解中西方焦虑体验的不同审美表征和文化意蕴,同时将焦虑放在不同审美范畴中考察,探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焦虑与传统审美范畴的关联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本书从审美话语与审美表意实践的层面上,系统深
    史修永哲学25.9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美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为经过融会西方法及哲基础后加以整合审范畴、命题。具有鲜明独创性质如美感兴论化境观照构形能力等本卷中关于国学的研究文占有二分之一以上比重。作者其深厚哲基础,并西方法为参照系将中国美学的要命题予整合性建构如“透彻之悟”、自得兴象天机等,通过西会阐发使具有当代的美学理论价值。
    张晶哲学60.8万字
  • 会员
    《谈美》是朱光潜深入探讨美学与人生的经典之作。《谈美》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一美学研究理想目标。朱光潜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从哲学、心理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写得生动易懂,构建出完整的美学图景。帮助读者从“浅薄”回归“本质”,从“炫耀性审美”中抽离,倡导美学的“向内的觉醒”。
    朱光潜哲学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