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
更新时间:2019-08-30 19:03:4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该论文集是2012年12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成果的汇编,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如严家炎、、杨义、陈平原、王德威等,全是该领域的著名学者,论题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构的前沿课题,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批判性反思、当前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热点、域外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方法等,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坛综述分别发表于《文学评论》、《武汉大学学报》、《长江学术》以及哈佛大学东亚系的网站,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国恩 王德威 方长安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钱锺书先生1939年冬至1941年夏在蓝田的生活经历与交往为经线,以他写于蓝田的诗文为纬线,经纬交织,充分挖掘和揭示出他的思想感情,表现其性格的变化,力求较全面地展示出在抗战时期、在国立师范学院这一环境中的“这个”钱锺书来,以及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和学术成就。文化15.5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种种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与技术——有神话里的,也有现实中的。作者阿德里安娜·梅厄透过2500多年前的希腊神话,析出了“生命技艺”(通过工艺创造生命)的概念,而后以此为线索,沿着“神话叙事的庞大河网及其所有支流”探寻摸索,足迹遍布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乃至古代中国。在这些收集而来的精彩故事中,人造生命、自动机器、模拟生命、人工智能和人类增强技术等现代概念屡屡出现,仿佛是穿越回古代世界文化16.8万字
- 会员“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道教灵宝经典,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道教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本书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专门也富有创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古灵宝经的分类法和研究方法问题,并对如何进行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批评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化36.6万字
- 会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制度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特征。蒙古草原礼俗与传承千年的中原礼制剧烈碰撞,在元代国家祭祀中得以呈现。本书以蒙汉二元文化互动为主线,兼顾多元文化,注重多语言文献的发掘利用和文本批判,重建元朝祭祀礼制体系,全书十九章,厘为祭天、祭祖、国俗旧礼、岳镇海渎、天下通祀五篇,立体展现元代国家祭祀的形成与发展,重估元朝的礼制史地位,探索大一统背景下元代政治文化的传承文化39.2万字
- 会员《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文化12.1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四辑十二章,在超越古今中西藩篱的“大钱学”及家族学术史背景下,介绍、评述钱锺书父子对新文学的态度,钱锺书小说的海外影响,杨绛的小说观、小说艺术,钱锺书对苏东坡赋、陆游诗的英译本的评论,以及钱锺书对章学诚、袁枚等治学精神的传承及其对《史记》笔法、《周易》名理的诠释等。文化13.7万字
- 会员本书集黄老30多年的辛勤研究成果,将普洱茶千百年来的发展及演变系统地记述出来,是一本记述了普洱茶“前世今生”各方面历史源流脉络之书。本书还记录了考古、地理学家出身的黄老为“世界茶源”综合研究,发表的论文、资料等珍贵手稿、第一手材料,解决了“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何处之争”,成为首例追溯世界茶源的书籍,资料详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本书将成为普洱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推动力之一。文化4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自从1936年卫聚贤创立“吴越史地研究会”以来,关于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由于关于吴国和越国的文献数量很少、内容又极其零碎,仅仅依靠这些已知的文字史料来研究吴文化与越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书旨在依靠考古资料把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把吴文化与越文化的下限一直延伸到现代,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本书明确地把吴文化与越文化的时限界定于先秦。本书要探索的问题有文化研究15.3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苗疆多重表述研究”(项目编号:15CZW056)的研究成果。在1928—1948年这二十年里,作家沈从文,人类学家凌纯声、吴泽霖等,苗族教育家石启贵,苗族政治活动家梁聚五,苗族学者杨汉先等以及大量的苗族歌谣都对苗族文化进行了多重表述。本书从主位、客位的视角,分别从苗族古歌等口头诗歌表述、凌纯声等民族学者的田野调查报告表述、苗族知识分子表述研究、沈从文乡土作品的苗族文文化研究20.7万字
- 会员法国汉学家劳格文教授连续四十年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以地处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聚居区为个案,与中国地方合作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这场调查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城镇化、中国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与全球化的外来冲击,劳格文教授等抢救了客家地方文化资料,取得了一套中外对话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劳格文常年深入我国闽、粤、赣农村,从理论上坚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国文化研文化研究21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唯一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因其关注角度独特、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努力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最新成果,所刊文章文化研究43.4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丰富的对话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以对话人物的思想发展脉络为线索,从当代文明对话的主题及其现代意义、宗教对话理念及其佛学理论根基、文化对话范式及其研究价值等方面探究池田大作思想,为我国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考向度。本书围绕“池田对话”问题展开的理论分析,或可为我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深化“宗教中国化”研究提供些许借鉴。文化研究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