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总序 该不该学点国学
前言 庄重儒典,轻松阅读
“读经”“念经”各不同
从“六经”到“十三经”
经典中的经典
辑一 《周易》不仅是占卜书
是谁创造了八卦
八卦与计算机
不易捉摸的“易”
卦名与爻题
附录:
《易传》:为《易经》插上翅膀
给“元亨利贞”点标点
《乾》卦里面净是龙
当代学者说《乾》卦
《坤》卦:马儿啊,你慢些走
《坤》卦爻辞歧义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清华校训出《乾》《坤》
盈亏有道说《谦》卦
谦谦君子,无往不利
《睽》卦里的“堂吉诃德”
辑二 《尚书》:历久弥新的古史档案
典谟诰训,文体大全
《尚书》文字分今古
附录:
《尧典》:不私子孙爱贤人
《舜典》:敞开明堂的大门
《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谛听盘庚的声音
成王《大诰》,周公东征
周公“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天听自我民听”
“疑罪从无”:比西方领先多少年
《禹贡》:“中国地理”第一章
辑三 《诗经》:情歌唱彻三千年
他们是中国最早的诗人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温柔敦厚”,孔子“《诗》教”
《关雎》: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大声唱出心中的爱
《氓》:痴心女遇上负心汉
如何形容“女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伐檀》别解,《硕鼠》新说
【文摘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玄鸟》《生民》,商周史诗
自然百科与美词总汇
辑四 “三礼”: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敬神尊人,与义同行
《周礼》是一部职官大全
大司徒是干啥的
地球是圆的,《周礼》早知道
《考工记》:百工技艺也成“礼”
《仪礼》十七篇讲些什么
《礼记》:不可不读,不可全读
“敬”字当头,别于禽兽
【文摘二】
“来而不往非礼也”
百年人生,与礼同行
孝子当如何
【文摘三】
尊师敬老礼数多
教你当个好客人
《檀弓》中的三个小故事
【文摘四】
两千年前的环保规定
“大同”之世:“不讲礼”的时代
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之世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大学”里的教与读
师严道尊,善教善问
铁匠的儿子为啥缝皮裘
辑五 《春秋》三传:民为神之主,舌辩却三军
《春秋》与哈雷彗星
附录:
《春秋》三传,风格不同
“一字褒贬”的《春秋》“书法”
来自《公羊传》的“大一统”观念
宋楚议和:《公羊传》也会“讲故事”
“假道灭虢”《穀梁》篇
【文摘五】
《左传》:“唇亡齿寒”警示深
郑伯克段,《左传》名篇
“黄泉”下的歌声
【文摘六】
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
曹刿论战,蹇叔哭师
崤之战的前前后后
战场上的精英们
【文摘七】
展喜与烛之武:谁的嘴巴更厉害
【文摘八】
子产外国拆墙记
子产不毁乡校
【文摘九】
《左传》又是“成语词典”
辑六 《论语》是一部“君子手册”(附《大学》《中庸》)
“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
孔夫子的一生
《论语》与孔门弟子
附录:
君子是怎样“炼”成的
君子如何,小人怎样
“仁”就是“爱人”
“一以贯之”说“忠”“恕”
“仁”跟“礼”有啥关系
这碗饭到底给谁吃
不信鬼神的孔夫子
孔子何曾主张“以德报怨”
“民无信不立”
“朝闻道,夕死可也”
“有教无类”的伟大意义
“因材施教”、学思并重
一堂讨论课
【文摘一〇】
附:《大学》与《中庸》
“大学”之道“三纲领”
修身当知“八条目”
《中庸》:致中和
“中庸”不是和稀泥
“道不远人”,反求诸身
“五道”“三德”,“九经”治国
辑七 《孟子》:浩然正气轻王侯(附《孝经》《尔雅》)
孟子与《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文摘一一】
“性善说”不那么简单
鱼和熊掌挑哪样
不寻鸡犬求“放心”
“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
孟子心中有幅“农家乐”
君子为啥“远庖厨”
【文摘一二】
得道多助说“人和”
孟子“得罪”了朱元璋
“用脚投票”与“出尔反尔”
孟子也有“犟脾气”
臣可视君如“寇雠”
【文摘一三】
大丈夫的三条标准
“浩然之气”是怎样养成的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严师出高徒
冷淡“官二代”,回避亲儿子
【文摘一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劳心者治人”有道理吗
寓言故事寄哲思
【文摘一五】
附:《孝经》与《尔雅》
《孝经》:行孝从爱护自己开始
孔子的“行孝三部曲”
行孝勿忘“五要”“三戒”
【文摘一六】
《尔雅》是本什么书
百科辞书,包罗万象
稳坐着“经书”的交椅
更新时间:2021-05-14 17:11:40